隨著近年來學校頻發傷人事件,致使學校成為高風險單位,各省教育局、教育廳紛紛出臺加強醫療機構安全保衛工作指導意見,重點要求完善學校的技防手段,增強學校安全防范能力。 為預防、震懾犯罪,減少財產損失,保障學校內部人員人身安全,完善學校安全防范體系、提高整體防控能力,需要建設學校聯網視頻監控系統。武漢經濟開發區教育局于2016-2017年期間在21個中小學幼兒園完善視頻監控系統的建設,在學校的主要出入口、主要走廊、樓梯轉角、公共區域及周界等處設立視頻監控點,將監控圖像實時傳輸到監控中心和其它相關部門,并對圖像進行實時存儲,通過對監控錄像的實時瀏覽,回放等方式,使相關職能部門直觀地了解和掌握監控區域的治安動態,有效提高學校治安管理水平。
學校信息化能力建設是國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陣地。加強中小學校信息基礎設施與能力建設,創建教育信息化環境是基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務。 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(2010-2020年)》明確提出,要“加快終端設施普及,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,實現多種方式接入互聯網。” 教育部《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(2011-2020年)》明確要求,要“制訂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數字校園建設基本標準。采用政府推動、示范引領、重點支持、分步實施的方式,推動中小學校、幼兒園、中等職業學校實現基礎設施、教學資源、軟件工具、應用能力等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水平全面提升。利用網絡技術,實現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智力資源的共享與傳播,使每所學校實現教育教學、教育管理和服務信息化,促進教育公平,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。” 數字校園是教育信息化“三通”工程(寬帶網絡校校通、優質資源班班通、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)在學校的綜合體現,學校“寬帶網絡校校通”建設包括數字校園網絡和終端建設,“優質資源班班通”、“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”建設包括學校管理、教學教研、校園生活等應用服務的提供及應用活動的開展。 經開區一初無線網絡的建設要滿足保證高帶寬、高可靠性,滿足翻轉課堂等智慧校園業務承載要求。
經開區三中同步課堂網絡改造采用1臺銳捷出口安全網關RG-E3000CE,內置500G硬盤、風扇,具有流控、URL特征庫免費升級、防火墻、行為審計等綜合處理能力;采用1臺RG-S7508作為核心交換機;采用3臺RG-S2928G-S接入交換機;核心交換機與出口安全網關之間通過萬兆互聯,接入交換機與核心交換機之間通過千兆互聯,出口安全網關與電信局之間通過萬兆互聯。徹底解決了同步課堂寬帶網絡互聯擁堵的問題。